close
文章摘錄自:廣東新會蔡李佛始祖拳會

“蔡李佛”作爲一個武術門派名稱,令許多人費解,故常有人問:蔡李佛拳是陳享首創,爲
何不叫“陳家拳”或“某某拳”,偏偏起用這古怪名稱。將其由來簡單介紹,疑問者會有片
面的認識。然而,要作深一層含義解釋,恐怕片言隻語難以表達清楚。中國大陸廣東省某報
有一篇“蔡李佛拳師源可探討,重在揚威名”的報導中,一則名爲“重在強身健體”的編後
語,有這樣的一段話:“……南拳蔡李佛因始祖之爭各說不一。其實拳術發展到今天,對於
大衆來說,重在強身健體,弘揚中華武術,至於其出處或誰是最正宗,關心的人未必那麽多
。君不見,在社會上廣泛流行的太極拳,陳式、李式甚至是簡化的廿四式都是群衆喜愛的體
育運動……”。這又是對“蔡李佛”稱謂真正含義的另一種誤解。



中國武術是古時冷兵器年代的産物,起源是人們爲了訓練和提高肉搏式的格鬥技能,要麽展
示於戰場,要麽爲求自保。民間的流派多是存在傳子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等等的陋習,武術
運動也蒙上種種神秘面紗。以姓氏命名拳種便是一種標誌。但當今已是火器發展日新月異的
年代,拳腳棍棒、刀槍劍戟用於戰場,早已經過了時。揮拳蹴腿,多數是爲了強身健體,就
算是用來競技,都有嚴格的明文規則可循,更不用簽下“生死狀”等等落後野蠻的協定。因
而,武術運動發展至今,多以體育運動的形式出現。故此,人們大多只是從武術的外在表現
形式感知。往往忽略了,它作爲中華民族寶貴文化遺産所獨有的精神實質所在。
蔡李佛畢竟是中華武術衆多流派中的滄海一粟,正因它的命名不同於其他流派那樣,稱“陳
家”、“李家”或“張式”,才顯現它有獨特之處;它富有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底蘊,才能
夠使它獨樹一枝,具有引人的魅力。蔡李佛實質的內涵,遠遠地超越了它自身純屬一種武術
流派的範疇。它的發揚光大,不能簡單地看作動作招式方面的創新,或者只是片面地爲了強
身健體。而是應從它能帶給武術愛好者什麽樣的啓迪,那部分精華能適應這個時代的這麽一
個角度去考究。因此,我們不妨從陳享學藝的過程、命名拳派的初衷,作簡要評述。
陳享七歲開始迷上了武術,十五歲便成了小有名氣的“小教頭”。他與一般的習武者那樣容
易犯忌,年少氣盛、好勇鬥狠,總以爲自己天下無敵,到處尋找對手。當與李友山試技,遭
受挫敗後,才“恍然大悟,於是翻然悔悟,悔少年氣盛”(摘《蔡李佛技擊學》自序),明
白到藝無止境、一山還有一山高。隨後師從李友山五年,武藝已上一層樓。此時,青年的陳
享對武學有了新的認識,再不是遍處找對手較技,而是四處尋訪更高技藝的師傅,以臻更高
境界。

當結識了蔡福這位大師,他不惜寄居深山、抛開一切,潛心苦學十年之久。以自己的青春年
華換來了精堪的技藝。此後,又孜孜不倦,刻苦鑽研至終生。這就體現了一種奮發而上,鍥
而不捨的精神。而立之年的他,更加成熟。昂首於大義正道,盡顯英雄氣概,因捨身爲民除
害,而得到了滿清政府的賜官封號。按理是一個足可以令自己名利雙收的大好機會。然而,
他決然選擇了放棄,寧願無聲無息,回到家鄉,繼續埋頭於武術。悉心總結歷年所學,創造
別具風格的新門派。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勇於揚棄俗習,沒有冠以自己的姓氏或名字來顯耀
於世,而是以自己的恩師姓氏命名作紀念,並要求世代不忘。這就是體現中華民族尊師重道
、飲水思源的一種傳統美德。陳享這種令人稱頌的美德與許多不同年代的英雄豪傑一道,豐
富了武術文化的內涵。



如今,有些自稱是蔡李佛的弟子,對首創者建立門派的初衷,存在含糊的認識,個別人甚至
否認。證明民間武術所謂的“武魂”,經受不了時代的不斷洗涮。體現到民間武術的相傳繼
承,缺乏了系統的理論教授和切實的德育教導。脫胎於中華武術的柔道,早已成了奧運會的
競賽專案,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武術於國際體壇發展緩慢,其悲哀亦因於此。

學習過蔡李佛拳的人都知道,它的套路起手(即樁頭),絕大部分有陳享當時所要渲示的心
志。以武術動作招式的巧妙編排,懷念報答幾位恩師的培育,在衆多的武術傳統流派中不會
多見。顯然,陳享絕對不是要顯赫自己才能,爲了追求揚名立威。最大的目的,只是寄望武
術技藝能世代相傳。蔡李佛能曆久不衰、充滿生命力,也應因此緣故。目前,尚有人疑問,
目前所制訂的武術套路競賽項目,是“武術”抑或“舞術”的時候,爭論多是著重從其實用
性與觀賞性,傳統性與現代性等角度各自論說。依我愚見,門派繁多的武術運動要在世界上
廣泛推廣,是否要選擇具有一定代表性、有系統理論基礎的拳術種類加以挖掘、改進,並結
合其産生的淵源,從歷史文化的深層次去研究開發等等問題,應值得探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astwi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